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古寧頭大捷六十週年紀念

筆者:章鐵華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章鐵華先生,抗戰勝利後入伍,加入交通警察大隊,歷經古寧頭大捷,五十五年夏退伍,在台北新店和朋友種植橘子園五年後,轉任軍中雇員十二年退休。   民國三十八年九月三日,我二O一師奉命自高雄赴廈門增防,旋因局勢逆轉而調防金門,擔任西半島海岸守備任務。 二O一師下轄六O二團(團長傅伊仁),由第三營負責后沙經口東一點紅陣地守備;第二營則負責西一點紅、湖尾前海灘陣地守備。六O一團(團長雷開瑄)防守古寧頭一帶。部隊抵達後即挖掘戰壕,構築掩體與防禦工事。師長鄭果親率官兵擔土抬石、胼手胝足構築兩百多座土石堡,完成海岸縱深陣地。 按預定目標,十月二十四日須完成自古寧頭至 口陣地。 我第九連(連長林子坦)在沿海沙灘上鋪設刺絲網及地雷,因作戰演習的影響,致口東側第一排正面尚未及時完成。此地區距大嶝島敵砲兵陣地最近,地勢平坦,為理想之登陸地區。 我軍實施步戰砲攻守演習至傍晚,戰車營第三連一輛戰車故障,拋錨在一點紅陣地待修,連長周明琴為策安全,另派戰車掩護。 二十四日夜七時,中共二十八、二十九軍,八個團約一萬六千餘人,為陳毅的第三野戰軍精銳,由副司令官葉飛負責,以二十八軍副軍長蕭鋒為指揮官,登汽船兩艘、機帆船四艘,帆船四百餘艘,在大嶝島南方集結後,於二十五日凌晨乘漲潮突襲金門。 共軍企圖在面對小嶝的蜂腰部—后沙、 口登陸後,佔據瓊林,把金門截為兩半,然後向東西展開席捲。所幸天佑,廈門港內外風疾浪高,敵船團漂至口、一點紅地區,擱淺在我軍剛完成的刺絲網工事前,進退不得。共軍原就未受過兩棲訓練,又在船上晃得七葷八素,船團失去控制,建制混亂,不能進行有組織之戰鬥;但初登陸時,在其砲兵火力掩護下,仍以一貫之人海戰術,大膽猛衝。 我二O一師官兵,在鄭果師長指揮下,浴血抵抗,與共軍激戰於口、東一點紅。我軍甫經演習,能依作戰計畫,相互配合;但未及鋪設之刺絲網、地雷處被滲透,我第一排遏阻敵軍兩百餘人之進攻,排長鄭忠陞等九員與敵短兵相接,搏鬥成仁。班長劉忠龍,以火箭筒猛攻敵木船,負傷不退,穩住陣腳。 營長何穎輝在碉堡指揮所內,我以第九連上尉指導員代理營指導員在碉堡外,配備小型探照燈,見口突出部的第三營下方,三面都是敵船,即報告營長;他指揮若定,達成戰果。 守備一點紅沙灘正面的第六連(連長史《方方土》),第一道土石堡和刺絲網,因為漲潮,約與水面齊平,共軍六十多艘木船,衝至不到二十公尺處,以幾倍的兵力向我陣地猛衝,形成混戰。 第二營營長徐述,親率突擊排出擊,子彈傷左眼,仍繼續指揮部隊奮戰;原在陣地上的兩輛戰車亦配合反攻,與敵軍肉搏血戰,第五連連長鄭厚廷陣亡,傷亡官兵六十餘人,突二排之突擊兵傷亡殆盡,壯烈事蹟,難以勝述。拂曉,兩千五百餘名共軍投降,另約一千四百餘人,退守古寧頭、林厝附近村落頑抗。 二十五日,十八軍一一八師,十九軍十四師、十八師及戰車營,全力掃蕩各民房內之殘敵。而十九軍十九師羅錫鑄部,雖於潮汕地區成軍不到兩週,但四十二團李光前團長奉命攻擊前進,由瓊林經口,奮勇向林厝進攻時,壯烈殉國。 竄據古寧頭之共軍,被第三連副連長田啟雲自 口高地持機槍掃射,黑夜裡夾著曳光彈,命中率頗高;而敵軍已漸成強弩之末,雖做困獸之鬥,仍不免被殲或投降。 此次戰役俘敵團長以下官兵七千餘人,殲敵近萬,戰利品可裝備兩師;「古寧頭大捷」鞏固了臺灣基地,先總統蔣公特頒代表最高榮譽的「老虎旗」表揚。(點閱次數:728)